Edge和Chrome扩展未披露修改浏览器设置的行为可能带来哪些安全风险
隐私泄露
扩展可能未经用户同意收集浏览历史、书签、密码、表单数据等敏感信息。
可能通过后台脚本记录用户输入(如信用卡信息、登录凭据)。
可能将数据上传至第三方服务器,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滥用。
恶意重定向
修改默认搜索引擎或新标签页,强制跳转到钓鱼网站、诈骗页面或恶意广告。
劫持搜索结果,引导用户访问仿冒网站(如虚假银行页面)。
通过注入脚本或修改HTTP请求,实现中间人攻击(如替换下载链接为恶意软件)。
广告注入与跟踪
在网页中插入未经授权的广告或弹窗,干扰正常浏览体验。
嵌入跟踪代码,记录用户行为并用于精准广告投放或数据贩卖。
可能加载恶意广告(Malvertising),传播勒索软件或间谍软件。
权限滥用
利用浏览器API(如
chrome.tabs、chrome.webRequest)劫持网络请求或操控标签页。静默安装其他扩展或软件,进一步扩大攻击面。
通过
chrome.storage或本地存储持久化恶意配置,绕过用户删除尝试。数据篡改
修改主页、默认搜索引擎或DNS设置,强制使用攻击者控制的站点。
篡改浏览器安全设置(如禁用HTTPS检查或降低隐私保护级别)。
注入恶意脚本到网页中,窃取会话Cookie或实施键盘记录。
安全漏洞引入
扩展代码可能存在漏洞(如XSS、RCE),被攻击者利用以提升权限。
依赖过时的第三方库,导致供应链攻击(如通过自动更新分发恶意代码)。
与恶意C2服务器通信,接收动态攻击指令(如下载勒索软件)。
持久化控制
通过注册后台服务或事件监听器,确保扩展在重启后仍能运行。
禁用浏览器安全警告或扩展管理页面,阻止用户卸载。
利用浏览器同步功能将恶意设置扩散到其他设备。
中间人攻击(MITM)
拦截或修改网页内容(如替换合法下载文件为恶意版本)。
窃取加密通信(如HTTPS流量)的敏感数据。
伪造证书或禁用安全警告,实施SSL剥离攻击。
资源滥用
利用用户设备进行加密货币挖矿(Cryptojacking),消耗CPU/GPU资源。
发起DDoS攻击或代理网络流量,导致IP被封或法律风险。
供应链攻击
开发者账户被入侵后,恶意更新通过官方商店分发(如Chrome Web Store)。
伪造知名扩展的仿冒版本,诱导用户安装。
缓解措施
仅从官方商店安装扩展,检查权限需求及用户评价。
定期审查已安装扩展的权限和行为(如通过浏览器开发者模式)。
使用浏览器内置的安全工具(如Chrome的“安全检查”)。
禁用或移除不必要/可疑的扩展。

